新笔趣阁 > 言情小说 > 重活记 > 第一五六章 咱也成银行家了!

第一五六章 咱也成银行家了!

第(1/2)页

看更多诱惑请关注微信
        npxswz
        各种乡村
        都市
        诱惑
        听了王慧琴大概二十多分钟的解说之后,唐欢终于明白,自己的老妈找自己要商量什么事情了。
        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老妈自认为外面对自己攻击的风声过去了,而她在家这段时间又学了不少东西,这就有点不甘寂寞,想要搞点什么了,而她这次出马的第一枪,就是瞄准了香港的银行跟房地产。
        由于港元风波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缘故,香港的房地产已经跌到不行,而银行业,也备受冲击,除了像汇丰、花旗等大银行还能坚持外,其他中小银行都纷纷受到挤提的风波,破产倒闭的不计其数。甚至就连香港发钞银行之一的渣打银行,由于在香港这次金融危机中受打击最大,也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,还是向汇丰银行跟花旗银行寻求了援助,这才暂时度过了挤提难关。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候,身为王慧琴的个人律师李志喜忽然向王慧琴进言,那就是希望她能够出面,收购几家银行。
        其实李志喜之所以提这个意见,除了她实行自己律师职责外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李志喜的身份。
        原先,唐欢知道自己老妈找个了姓李的新律师,但一直没怎么在意,这次听了自己老妈的解释才知道,这个姓李的律师还不简单,是号称香港第一豪门的家族,李氏家族的成员。当然,此李非彼李,这个李,可不是后来的香港首富李嘉成家族,而是李佩才家族。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李佩才家族,在香港的知名度,至少现在,绝对要超过李嘉成,因为这个李佩才家族。是号称香港银行家族之首,历史悠久,渊源深厚,关系网几乎遍及香港政经两界各个方面,其众多的子女。就是这些关系网里的节点,可怕的是大都是出类拔萃。因此,这个家族表面看起来也就一般般,甚至不为外人所知,但其浅能量之大,简直超乎想象。
        不用多说别的。光说后来香港回归,如果仔细一看香港的议会、法院、政协等方面地重要人物的话,恐怕都有这个家族的成员身影,而再看看财经界。这个家族成员在银行界的成员也是多的不可想象。地位更是不用说。而且这个家族还有一个最大地好处,那就是够团结,就算有点纠纷,也很快被化解,重新绑在一起。也就是说,这个家族以银行为轴心,其他船务地产等为外围。加上众多在政法等界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子女。几乎渗透进了香港地财、政两界大多数地方,是个绝对的超级家族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。单纯看财力的话,或许这个家族并不显眼,比后来的李嘉成家族还稍有不如,但评论一个家族,并非只靠金钱来衡量的,并且,拿一个家族跟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李嘉成相比,也是不现实的。因为像李佩才这样历史悠久大家族来说,最大的财富并不是他们的财产,而是他们地关系网,特别是银行界地关系网。
        可以这么说,这个李佩才家族成员,单纯拿出某一个人的话,其能量都不算大,但要综合起来的话,那就远不是后世李嘉成等人可比。
        打个比喻,如果说后来的李嘉成、霍英冬等家族,都是一些巨无霸的战列舰的话,那么李佩才家族的人,就是一个航母舰队。单纯看吨位,这个航母舰队地任何一艘船,哪怕是航母本身,可能都不如那些战列舰地吨位大,但综合起来算,战斗能力就要比几艘战列舰要强。^^君??子??堂?首?发^^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所谓的李佩才家族,就是以远东银行为航母,其他各个分公司以及子女在政治界地影响做护卫舰,互相扶持互相帮助,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家族为纽带的大财团,而这种财团的影响力,就不单单是靠金钱来衡量了。而在某些情况下,金钱并不能决定一切。
        虽然都说经济决定政治,但那是从大趋势、大环境来说,是一种不可逆的规模变化,可具体到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团体来说,左右经济政策的,还是政治力量,也就是说,政治影响经济的因素,更要大一些,也更频繁一些。
        这些先不说,光说这个远东银行,远东银行,目前是香港外资银行之外的华资机构中规模最大的银行,不然的话,这个李氏家族也不会被称为香港银行家族之首。只看一个事情就能知道这个远东银行的能量,那就是远东银行是后来恒生指数的成分股,绝对的股市风向标。
        具体说这个李志喜,个人不过是个还算年轻的香港大律师,但她同时也是香港名流李福善的长女,而李福善又是李佩才家族第三代中的佼佼者,目前还是香港东亚银行的董事,在东亚银行有很大话语权的那种。
        本来,这个李氏家族跟目前的唐欢一家也没什么交集,毕竟严格地说,汤换一家来香港落户时间还短,而李志喜虽然是王慧琴的代表律师,但她的客户并不是只有王慧琴一人,当初也是把王慧琴当做普通客户,并没有特别的关注。但毕竟她父亲是开银行的,对银行业算是比较了解,而她也经手一些王慧琴的财务问题,知道王慧琴最近发了一笔大财,也就是有大量现金却没地方花,所以,就给王慧琴提出了建议,建议她趁着这个时机进入银行业。
        按照李志喜当初的分析,香港目前虽然金融界惨遭重创,但这也是一个趁低吸纳的好机会。毕竟香港经济的总体工业实力犹在,经济实力也远不是这种创伤可以打垮的,同时,这么一个震荡之后,一切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政治因素都明朗化,也就没有所谓的无所适从,加上英国政府跟中国政府都不会容许香港继续这么低迷,所以香港经济应该很快会回暖。
        其实,对那些分析说辞,王慧琴并没有听懂,但她会算账,知道投入多少能够赚多少。而且听说能够收购银行,心情的触动可不是一般的大。
        在香港的人,很难理解这个时代大陆人对银行的定义以及感情。在此时的内陆,大多数人都认为,这银行就是保赚不赔的行当。而内陆人对银行,更多地也是一种生活寄托。能在银行上班,基本就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。毕竟此时大部分内地人的大部分收入,都是存进银行里,然后就期待不断的涨利息,继续涨利息。以为钱会不断的生钱,甚至有人不吃不喝以存钱为乐。也就是说,从心底里,王慧琴对能够拥有银行这件事。本身就有一种饱含期待地心理在内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拥有银行本身。对王慧琴是一种心理期待的话,那么李志喜之后简单地述说银行的功能,以及利用这种功能的好处,就让王慧琴对进入银行业更感到跃跃欲试甚至是迫不及待了。^^君??子??堂?首?发^^
        别的王慧琴不知道,她就知道一点,那就是银行可以把一块钱当十块钱花,也就是说。只要一亿的资本金。就可以花出去十亿甚至二十亿,而且还是心安理得不必害怕那种。而按照李志喜地分析。有了银行,可以办基金,可以开证券,也就是可以搞多种多样的融资,而利用这种银行的融资方式,可以继续去收购其他产业,比如跌倒低谷的房地产业等等,换句话说,拥有了银行,就等于拥有了蛇吞象地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实际上银行业并非只是这样,也不是只有好处没有风险,但李志喜目前地建议,显然还是具有可行性的,而她这个建议的前提,就是王慧琴有大量闲置资金!
        当初,出于种种目的,唐欢在暗地里对港元搅风搅雨的时候,也在明面上通过正常途径获得了一大笔资金。也就是说,唐欢当时那“五亿”的明面财产,在扣除当初的各种贷款之后,还得到了总价值大概二十亿美金左右地财富,而这二十亿美金,在当初港元大跌地时候,又在十块左右的价格被全部兑换成了港元,也就是变成了二百多亿港元,接下来,看到有这么多钱了,“王慧琴”突然又退出了追梦基金,把这些钱全部存在花旗银行。而在此后跟香港政府地拉锯战中,她就再也没有动这笔钱,让这笔钱安安稳稳的呆在银行里涨利息。
        之后,港元风波结束,港元回升到7.8到8元左右,这笔钱,无形中又增加了部分资产,购买力无形中又大大上升。
        表面看起来,王慧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神化 司马失鼎,刘宋代晋 天狱 顾心舟小说 我的神马系统 灰之地带 重生之代练巨巨 上仙且吃我一炮 重生之开局就和老婆分手 乔木墨莲是什么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