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武侠小说 > 剑颂 > 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无恙否?

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无恙否?

第(2/2)页

儒生愕然:“灵怪?”
        他再看向程知远。
        “我听过你的名字,也知道你的故事,但是随便就遇到的人,自称是程知远,我却是真的难以相信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但现在你这么,我却稍稍安心了些……姑且当你是真的吧。”
        他的气息又弱了很多,显然是大限将至。
        “没想到让龙素抛弃儒道至理,转而去人间游历……让龙素反抗自己老师,乃至于对抗师兄演谞的人…”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儒门的人,叫什么……名字……如果不能用儒家的礼仪下葬,那么名字也就不能镌刻在碑文上,也就没有意义了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你姑且叫我束龙吧。”
        儒生叹了口气:“还有你我是儒门……现在可没有儒门了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“八脉已分,各自为家,不列门墙,只称儒家谁脉谁宗,不可再称儒门了。”
        儒生挪开了身子,后面破碎的神像里,躺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。
        程知远把孩子接走,而儒生得气息一下子就衰弱下去。
        心愿一旦了却,那么维系浑身力量的一口先之气,也就差不多要散了。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萍水相逢,夫子也不欠谁的,但我仍旧希望,你能保护这个孩子,世上没有谁是该死的,孩子是一个希望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“能在这个年代辗转四次,依旧活着,本身就是奇迹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儒生闭目,喃喃吐出最后的话语,同时以双手,正衣冠。
        “儒家八性,所以杀生成仁,舍身取义,安心在平,立身在正,静心得意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他的话没有完,正衣冠的手便落了下去。
        气息流转,复又散去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下一刻,他的尸身消失,从那些饿极聊流民眼中,就这么化为云烟散去!
        程知远踏出庙宇。
        此时此刻,儒生的尸体应该已经跨越很远很远的山与水,回到了尽头的白鹿宫。
        “山不向我走来,我便向山走去,朝游北海,暮栖苍梧,御六气之变,乘风于地之间。”
        孩子被程知远灌以自己的精气神明,于是程知远可以感觉到孩子那虚弱的状态,正在逐渐平稳下来。
        “儒家八性,我还没有听完,你也没有完,就这么结束了吗?”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还真是可惜啊。”
        程知远想要看一看人间,但是现在的人间,已经只剩下一个乱字。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还不够乱。
        真正的大乱,很快就要来了。
        程知远看向远方。
        那一步踏出去,群山诸海都向着程知远走来。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    龙素在这五年间,走过了很多地方。
        从赵国到魏国,从魏国到秦国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至少有两年,她都在楚国境内行走。
        她自己知道为什么,但又像是鬼使神差,有的时候会心情低落,浑浑噩噩。
        时光会把一些瑕疵剔除,留下美好的故事。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五年间,武王钺也没有再过一次话,就像是沉睡了一样。
        她去了庐山,庐山依旧高大,得到了剑宗们的许可,她没有走试炼的道路,而是直接登上了庐山顶。
        当时龙素还遇到了一个人,他叫做孟破。
        “你找人?那个人早就死了吧,对我来,其实是好事情。”
        孟破的气息阴沉,显得有些不对劲,龙素和他交谈了一会,孟破,是程知远间接让他失去了在云梦宫修行的机会。
        因为北郭先生认为他不适合在云梦宫修行,并且把他丢到了庐山,这本身氏好事情,但是孟破却觉得,这是一种羞辱。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他这样就不算凭自己本事进的庐山了。
        他认为源头是三宫合并,并且直白的告诉龙素,他和程知远有过节。
        龙素失笑。
        “我总是能遇到和他有关的人。”
        后来,龙素离开庐山,离开楚国。
        如今回来了,来了韩国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秦伐韩,将韩国拦腰斩断,白起连下四地,兵锋正盛。
        龙素曾经拒绝了赵国的挽留,并且完成了最后的教习之后,就离开了赵国。
        倒是荆轲曾经在她走之前,和她喝零送行酒,鲁仲连亦是一样。
        好歹是租过一间屋子的老朋友,虽然荆轲的房子和猪圈一样,但是遇到就是缘分。
        赵国留下了很多种子,龙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,周游列国的目的,也不仅仅是重走仲尼走过的路。
       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春秋,而是战国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龙素依旧教了很多人关于礼的知识。
        礼不单单是一部分礼仪。
        同样也是一种道德。
        下不能以礼,以德治国,但至少,不能没有礼与德。
        礼是德,也是一种无形的,是自我约束的法。
        零零寥落的韩国故土,民众已经没有剩下多少,龙素在山野,在破败的村子里帮人治伤,而又在村口已经被斩断的,刺柏树桩前讲述她所会的道理。
        刺柏树,这是很多圣人讲道时喜欢挑选的地方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很多诸子百家,六十圣门的弟子们,也很喜欢在这里讲道。
        他们喜欢的,是圣人讲道时那种伟大福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们讲得都是微言大义,讲得都是引经据典的古来之事。
        但龙素和大家讲的,则是如何治伤,如何治病……
        她的都是生活琐事,微言大义不讲,礼与道德,夹杂在这些琐事之郑
        譬如要互相帮助,这样才能活下去。
        譬如要同心协力……
        她很累,而破败的村子,再她的帮助下,逐渐恢复生机。
        “女君子,可立圣人位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有人要给她立生牌,龙素吓了一跳,不敢接受,连忙推脱。
        而村子里的,活下来的人们,有几个年轻人,看着她,眼神中混杂着憧憬。
        但也仅仅是憧憬罢了。
        士与野人,是两个不同的阶级,想要与士站在一起,那么至少要成为国人。
        龙素着着,忽然声音渐渐了下来。
        因为她抬头,看到了不远处站着一个人。
        那是让她寻找了很久的人。
        她的声音从变得大,随后有些沙哑,逐渐哽咽。
        等到村民们发现不对劲,逐渐散去,并且以或了然,或失望的情绪离开后,程知远走到了龙素面前。
        “君子无恙否?”
        龙素已是泣不成声。
        但她走到程知远身前,忽然神情恍惚,因为当年,程知远没有她高。
        现在她要稍稍踮脚了。
        龙素望向程知远,却是第一句话让程知远哭笑不得。
        不过依旧言简意赅。
        “这孩子,是谁的?”
        剑颂

最新小说: 锦堂玉华 这个召唤不太对 我是董卓之子 簪娘别传 吟游刺杀录 符文之地的奇妙冒险 重生之超级游戏霸主 道家祖师 抗战之捍卫者 冥界追忆录